解碼“一核二翼三文四史”思政育人模式
江峰
深刻理解“大思政課”的精神主旨,是新時期最大的立德樹人。推進“大思政課”和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事關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根本目标。為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鬥者,北京市積極探索并成功實踐“一核二翼三文四史”思政育人模式,為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程建設貢獻了寶貴經驗。
“一核”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在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中,以這一思想為核心,猶如為學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精神基石。它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深刻理解國家發展的戰略方向和目标,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二翼”是指思政課程翼與課程思政翼。前者指不同教育階段思政課程的一體化建設,是實現思政教育連貫性和系統性的關鍵;後者則借助跨學科融合,将思政理念融入其他學科,是全方位培養學生政治認同與家國情懷的重要途徑。“三文”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曆史和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傳承革命文化能夠讓學生了解中國革命的艱辛曆程,學習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革命精神。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夠讓學生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和發展前景,培養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四史”即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在思政教育中,學習黨史,能夠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學習新中國史,能夠讓學生了解新中國的發展曆程和偉大成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學習改革開放史,能夠讓學生了解改革開放的背景、過程和意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開放意識;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能夠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的發展脈絡和曆史必然性,培養學生的共産主義信仰和理想信念。
為了讓“一核二翼三文四史”思政育人模式更好地落地,2024年5月,北京市中小學課程整體育人項目專門啟動了“北京市中小學課程思政成果征集評選活動”。此次活動以課程整體育人項目實驗學校為主力,同時适當向各區的3—5所非項目實驗學校拓展,面向全市17個區廣泛征集課程思政成果,最終共收獲261份成果。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思政案例設計類成果占比高達4/5,凸顯了教師們在結合學科知識與思政教育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比如,在語文教學中,有教師設計了以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為依托,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傳統美德等思政元素的教學案例;在物理課程裡,有教師通過講述我國科學家的科研故事,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精神和科學探索精神。這些精心設計的案例為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提供了豐富而生動的素材。相較而言,思政課程方案和論文實踐故事類成果合計占1/5。在思政課程方案方面,各學校積極探索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學科教學路徑,從課程目标的設定、教學内容的編排到教學方法的選擇,都充分考慮了思政元素的滲透,力求構建全方位育人的課程體系。論文實踐故事則記錄了教師們在思政教育實踐中的點滴經驗、深刻感悟以及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參考和借鑒。這些豐富多樣的成果為思政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一核二翼三文四史”育人模式的深入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北京市采取了以下舉措。首先,政策推動舉措。北京市出台了全國省級層面首個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文件——《關于推進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提出要縱向推進大中小學各學段有效貫通,橫向推動課内課外、網上網下、學校家庭社會等育人資源有效協同,從思政教育、心理健康、學科育人、網絡育人、實踐育人五個維度推進一體化建設。
其次,區域試驗舉措。全市範圍内設立五大試驗區,即在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通州區、懷柔區設立首批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改革創新試驗區作為試點單位,進行試驗探索,形成經驗後在全市推廣。這些試驗區積極探索創新,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嘗試。例如,某試驗區通過建立大中小學思政教師共同體,開展聯合教研活動,促進不同學段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讨思政教育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再次,數字地圖舉措。由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打造的全國首個 “大思政課” 實踐教學基地數字地圖同步啟動,地圖生動呈現了全市超過200個北京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的實踐教學示範教案、案例。基地實現了線上線下統籌,思政老師不僅能帶領學生們到基地實地參觀,也能夠通過視頻等形式用好線上資源,實現課内課外、線上線下相結合。例如,學生可以通過數字地圖了解到各個實踐教學基地的位置、特色和教學内容,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參觀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數字地圖提供的教案和案例,設計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
最後,機制統籌舉措。首批由34位專家組建的北京市“大思政課”建設與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專家委員會同步成立,将為北京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專家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教育專家、思政學者、一線教師等,他們通過開展專題研究、舉辦學術講座、指導教學實踐等方式,為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出謀劃策。例如,專家委員會定期組織研讨會,針對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讨,提出解決方案和建議。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培養學生正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環節。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強思政課的關鍵課程地位,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成為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一核二翼三文四史”的育人模式,将思政教育的内容進行系統整合和有機融合,使思政教育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無疑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和探索。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