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李文晶)5月15日,為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賦能課堂教學創新,學院于41101報告廳成功舉辦“智能教學工具深度應用與實操增效培訓會”。本次活動特邀智能教學平台智慧樹的技術團隊,面向全院教師開展專題培訓,旨在深化智慧教學工具的應用能力,助力教學效率與質量雙提升。

技術團隊成員強調智能教學工具深度應用主要體現在三個場域:一是構建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學閉環解決方案。依托AI學情分析引擎,系統可實時采集學生在線學習行為數據,動态生成“共性薄弱知識點熱力圖”,精準定位各班級知識掌握薄弱環節。該功能将傳統教學中的經驗判斷轉化為數據支撐,為教師開展針對性線下教學提供科學依據,實現“以學定教”的精準化教學模式。二是深化學科知識圖譜構建。通過可視化拖拽技術,将四大核心職能模塊與200餘個細分概念進行立體關聯,構建出三維知識網絡系統。該平台創新性地實現AI智能推送功能,可根據學生預習數據自動标注“高關聯-低掌握”知識點,并同步推薦相關學術文獻與課程思政素材庫,形成“教-學-研”一體化解決方案。三是基于SPOC進行課程的智能化升級。通過智能診斷與評測系統,構建個性化學習路徑,實現數據驅動型教研協同,提升教學精準度。
此外,技術團隊系統介紹了新落成的AI教學中心的多個核心模塊:配備智能課代表與虛拟助教的雙引擎系統,實現教學輔助自動化;智能備課中樞支持教案智能生成與優化;學情監測平台則貫通線上線下數據流,構建學生全周期數字畫像,建立學業預警機制。這些模塊共同構成覆蓋“備課-授課-評價”全流程的智能教研生态。

在實操培訓環節,培訓團隊圍繞“學科知識圖譜構建平台”“AI輔助教學設計系統”兩大工具展開深度教學。智慧樹技術團隊采用“案例解析+即時答疑”的培訓模式,确保每位教師能有效轉化培訓成果。
本次培訓通過深度解析智能教學工具在混合式課堂、知識圖譜構建及SPOC升級中的創新應用,有效提升了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構建了“數據驅動-智能診斷-精準施教”的全流程教學閉環,為思政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複制的實踐範式,為實現“精準施教、個性學習、質量可控”的新型教育生态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