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慧聚力“備”教緻遠——學院舉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集體備課會

發布時間:2025-05-16 發布者: 浏覽次數:

本網訊(通訊員李文晶)為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5月15日下午,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舉行本學期第五次集體備課會。學院院長劉文波教授出席并指導,劉勇教授、任睿老師、盧敏老師依此擔任主講人。備課會由系主任李琨副教授主持。

在說課環節,劉勇教授圍繞“第十一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提出以問題導向的教學策略,通過理論邏輯、曆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的三維解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民生建設的核心要義。課堂以就業熱點為切入點,結合社會現實案例,系統闡釋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實踐路徑,并借助互動研讨探究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方略。

任睿老師圍繞“第九章全面依法治國”,開創“法治觀察進課堂”新模式。通“人情與法理”辯證讨論、典型司法案例解析等多元形式,生動诠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代價值,引導學生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内涵和實踐意義。

盧敏老師圍繞“第十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難點,以杭州亞運會文化元素為教學載體,通過《千裡江山圖》等藝術瑰寶的當代演繹,引領學生溯源文化自信的深層基因。課程運用數字技術再現傳統文化魅力,組織“互聯網+意識形态”主題辯論,多維度探讨文化強國建設的科學内涵與新時代文化使命。她建議通過探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激發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使命感。

在會議研讨環節,劉文波教授表示要構建“立體化教學資源矩陣”,系統整合教材、參考講義、《大學生思想熱點面對面》及配套課件。建議教師團隊建立微視頻、小故事等主題資源包,推動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與會教師圍繞“理論深度與實踐溫度相統一”展開深度研讨,形成“三維聯動”教學共識:以熱點解析增強理論穿透力,以情境創設提升課堂感染力,以實踐項目強化育人實效性。大家一緻認為應構建“課前調研-課中研讨-課後實踐”的全鍊條教學模式,讓思政教育真正入腦入心。

上一條:學院舉辦智能教學工具深度應用與實操增效培訓會 下一條:“集”慧凝新 “備”教砺行 ——學院舉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集體備課會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