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公安說鼓子》走進我校思政課堂

發布時間:2025-06-30 發布者: 浏覽次數:

武科大網訊(通訊員張可心)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部署有機融入思政課堂,一場别開生面的思政課在我校精彩上演。國家藝術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公安說鼓子》傳承大師徐華老師與我校6774澳门永利陳希老師攜手将這一充滿濃郁荊楚風韻和地方智慧的非遺藝術形式巧妙融入思政課堂。他們以铿锵的鼓點和鮮活的地方叙事,将宏大的理論主題轉化為青年學子喜聞樂見的“中國故事”,讓古老的公安說鼓子在高校思政課堂煥發出蓬勃生機,有力彰顯了文化賦能立德樹人、非遺服務鑄魂育人的獨特魅力。

理論築基:解碼新時代文化強國必修課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陳希老師開宗明義,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為綱,從四個維度層層剖析:從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曆史必然性,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關乎國家意識形态安全的制度根基;從“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對塑造民族精神的關鍵作用,到“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面臨的國際傳播新挑戰。課堂金句頻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精彩的理論講解引發現場學生們的頻頻互動。陳希老師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什麼能夠成為‘兩創’之源”為設問,為非遺登場埋下深刻伏筆。

非遺破壁:鼓書聲中活化兩創新實踐

當課程推進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章節,徐華老師走上講台,與同學們分享其作品是如何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的。他提到,在創作過程中,要始終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從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汲取靈感,同時也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在互動環節,大家踴躍提問,圍繞怎樣從理論中獲取創作靈感等問題與徐華老師展開深入交流。徐華老師耐心解答,鼓勵同學們要善于觀察生活,将理論學習與實踐創作相結合。

鼓韻傳家:《一個姆媽三個寶》演繹家風裡的中國魂

鼓聲驟響,課堂秒變非遺劇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徐華老師和其徒弟徐玲老師手持雲闆、擊鼓開唱,以一場《一個姆媽三個寶》的公安說鼓子表演,讓抽象理論瞬間“活”了起來。方言俚語融入铿锵鼓點,市井故事承載家國大義——其中“和睦”家訓,呼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理念。

鼓詞間流淌的“家國同構”思想,讓同學們深切體會到了“家風正則國風清”的文化邏輯。有學生感歎道:“非遺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讓思政教材裡的“宏大叙事”一下子就變得可觸可感。”

雙師共育:理論之光與非遺之美的“融合答卷”

課堂結尾,陳希老師号召青年學子:從傳統技藝中汲取文化自信,在守正創新中扛起複興擔當,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做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此次“雙師同堂”創新實踐成效顯著,為思政教育注入了傳承新範式。陳希老師以文化賦能築牢理論根基,激活了課堂的創造力,全面提升了學生文化的自信與使命擔當,築牢了青年建設文化強國的思想根基,為培養擔當民族偉大複興的時代新人注入了精神動能。

下一條:實踐活動展風采,曆史回響育新人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