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餘惠惠)12月17日,6774澳门永利陳喜林副教授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自覺尊法守法學法用法”專題授課中,全面系統闡釋了“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不斷提升法治素養”三個方面的内容,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深入淺出、内容豐富的思政課。
課程伊始,陳喜林先點明法治思維是指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律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随後,陳喜林以《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案”為例,圍繞“陸勇的行為是否構成銷售假藥罪”等問題和學生展開深入讨論交流。聯系此案,她深度剖析了法治思維的四大内涵:正當性思維、規範性思維、邏輯思維、科學思維。同時着重強調法治思維的五大基本内容:法律至上、權力制約、公平正義、權利保障、程序正當。
在講述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時,借助生活中的案例,陳喜林向同學們闡釋了法律權利、法律義務的内涵與特征、我國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依法行使法律權利、依法履行法律義務等,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正确理解法律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樹立馬克思主義權利義務觀,把握行使法律權利的界限,明确違反法定義務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培養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能力,努力成長為具有優秀的法治素養、自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新時代大學生的法治素養,關系全民族法治素養的總體水平,關系法治中國建設的進程。陳喜林強調大學生要尊重法律權威、學習法律知識、養成守法習慣、提高用法能力,以此提升自己的法治素養。
課程最後,陳喜林總結道:“大學生是未來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要積極培養法治思維,正确理解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不斷提升法治素養,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