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通訊員肖傑)“剛才我向大家介紹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内涵,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微研讨,請同學們就基層如何落實三中全會在文化建設領域的重大部署,談談自己的看法。”近日,6774澳门永利張齊武教授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和《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的講授中,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堂,開展啟發式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為了順利完成2024年改版後統編教材的講授,又巧妙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宣講三中全會精神要義,将全會精神融入課堂,張老師堅持“講清”和“講深”相結合,在面向碩士生的“文化建設”專題中,引導學生就“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供給機制、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展開研讨式教學。在面向博士生的“當代科技”專題中,則結合三中全會部署的“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着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内容展開案例式教學,用身邊人講好身邊事,激勵學生以我校“國家卓越工程師”稱号獲得者丁文紅教授為榜樣力量,争做科技強國建設的生力軍。
“張老師的課程設計突出内容的要點難點,具有鮮明的實踐導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4級研究生唐思宇分享道,“這使我們在較短時間内能更加全面和精準地理解與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為了将全會精神更好地入腦入心,張老師還将三中全會精神“入題”,有針對性地開發了相應的思考題、材料題和辨析題,并通過布置課堂作業供同學們複習鞏固。他希望通過這種理實結合、及時跟進、立體生動的教學組織方式,将全會要求有機融入思政課堂,把全會精神精準傳達給學生,通過思政教學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和研究生素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