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學生需求 引領創新課堂

發布時間:2024-03-15 發布者: 浏覽次數:

武科大網訊(通訊員李昕彥)“大家猜猜,這張照片上哪位是少年時期的毛主席呢?”3月13日,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課堂上,6774澳门永利教師肖震通過展示豐富的影音資料,建立與學生充分溝通的創新交互課堂。

肖震具備多元知識結構,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成果,挖掘出聚焦學生、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他不僅熟練運用新媒體教學工具,通過“課間音樂熏陶情操”、“課上影音還原時空”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興趣,令其緊跟教學節奏,同時還根據學時安排,設置“單元順序教學”與“典型主題教學”相結合的課堂安排,引導學生在系統掌握考題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習自主性,親身鑽研、謹慎思考,挖掘曆史背後的豐蘊内涵,幫助學生建立更加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值得一提的是,肖震也深切關心學生反饋。他針對學生“曆史知識薄弱,無法鍊接各大時間點”的學習困難,親自梳理完整知識,從發生時間、時代背景、事件名稱、曆史意義以及各事件關聯性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總結,提煉出了一條邏輯性、條理性極高的學習時間軸。這條時間軸包含“近現代中國社會形态的更替”相關關鍵知識點,清晰明确地指出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背景。參照這條時間軸,學生進行完整的預習,并在學完每堂課後,站在時代背景上對應總結複習,對學習“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理解“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他們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衆路線,獨立自主”等方面裨益良多。

“現今看來,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體現出一定的落後性。不管是增加學生們感興趣的主題課堂,綜合應用豐富的多媒體展演工具,還是了解學生學習動向,提供像‘時間軸’這樣适合他們的教學資料,都是我創新課堂的一種嘗試。能切實提高孩子們的政治素養,就是好的嘗試。”肖震解釋創新初衷時說。

上一條:思政課上悟思想 探索中國道路曆程 下一條:學好講好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