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思政多形式 學生争當領學人
武科大網訊(見習記者顔輝楊 通訊員劉芸)“請報名這節課的小組上來講,思政的舞台也是你們的。”3月23日上午,教室13407内的學生們正進行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複習課的學習,而這節課的領學人不是授課的教師,其主要參與者為車輛工程(産業)2101班的學生丁子權與高光慎。
這門課程的教師唐忠義非常注重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利用分衆化教育教學實現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同時還積極呼籲學生争做課堂的“主人”,他給了報名的學生兩天的時間進行材料的準備,将這節課交給了學生們。
學生領學會産生怎樣的課堂氛圍?當領學人丁子權上台時,台下學生們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身上,原本安靜的氛圍也變得活躍了起來,共同等待着“同輩”的領學。丁子權圍繞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四個部分向同學們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台下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對于丁子權的講解,唐忠義評價道:“從整個講解過程來看,這位同學很好帶領我們溫習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這一章的主要内容,其價值不容小觑。”
相較于丁子權的講解,高光慎更側重于給予同學們視覺上的沖擊,用精心挑選的一些圖片讓學生們近距離地接觸那個偉大的時代。他按照時間順序詳細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過程,并強調了新民主主義的地位、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
車輛工程(産業)2102班梁嘉盛同學全程認真地聆聽着講解,深有感觸,他說:“這樣的形式很好,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熱情。”
唐忠義總結道:“大家的講解都十分地精彩,作為大學生就應該這樣朝氣蓬勃、意氣風發,以後我會給予大家更多這樣的機會,思政的舞台不僅是我的,也是大家的。”
上一條: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 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花
下一條:思維導圖輔教學 特殊符号助記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