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質生産力發展路徑,共研傳統産業轉型之策——永利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赴蔡甸開展專題調研

發布時間:2025-07-08 發布者: 浏覽次數:

本網訊(通訊員黃浩宇)為深入探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有效路徑,7月2日至4日,6774澳门永利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學院張齊武教授和柳雨春副教授的帶領下,前往蔡甸經濟開發區,圍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路徑探究——以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為例”這一主題,開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專項調研。

調研團隊先後深入走訪了蔡甸經濟開發區多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涵蓋汽車零部件制造、家具制造等傳統産業領域。在與企業負責人、一線員工的交流中,調研團隊詳細了解企業生産經營現狀、技術創新投入、人才儲備情況以及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通過實地考察和座談交流,調研團隊發現,蔡甸區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主要面臨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資金投入有限、産業鍊協同性不強等問題。詩蘭姆汽車零部件制造(武漢)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盡管近年來在智能化改造上有所投入,但由于缺乏高端技術人才和資金支持,智能化生産線的應用和推廣仍面臨較大阻礙。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調研團隊與企業代表、當地政府部門進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調研團隊成員将基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産力重要論述和省委書記王忠林關于構建湖北現代化産業體系、做大做強現代産業集群講話精神為理論依據,結合此次調研所得,進一步整理調研成果,形成調研報告,為地方政府實現新質生産力發展獻計獻策,助力蔡甸區傳統産業煥發新活力。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為蔡甸區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理論參考和實踐建議,也讓參與調研的研究生們深刻感悟“以腳步丈量産業熱土,用理論回應現實命題”的真谛,進一步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破解現代化産業難題中的時代價值。

上一條:地理課堂傳錦囊,安全童行伴成長——永利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展假期安全課系列活動 下一條:傳承紅色基因,唱響童心旋律——永利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展紅色少年說系列活動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