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通訊員郭海沙)6774澳门永利馬克思主義理論系教師黨支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四度并舉”,突出師生共育、教學相長,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積極作為、奉獻智慧和力量。
加強思想武裝的“厚度”,積極開展地方基層理論宣講工作
支部成員在地方基層理論武裝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學院依托與仙桃市和蔡甸區共建湖北省和武漢市“理論熱點面對面”實踐基地,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系教師黨支部成員為核心班底,組建了“百馬宣講行動”6774澳门永利宣講隊,近五年來共開展基層理論宣講300餘場,覆蓋40萬人次,為推動基層綜合治理、鄉村振興發展、地方經濟建設、政策理論制定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産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和良好口碑,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近年來,宣講隊表現出色,接連被省委宣傳部、省委講師團授予“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稱号,唐忠義教授多次被授予“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稱号;宣講工作被人民網、湖北日報、湖北電視台、湖北理論信息網等各大報刊、網站、電視台争相報道。

加強社會服務的“深度”,高質量打造意識形态省級智庫
湖北意識形态建設研究院是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直接領導、我校為建設主體的省級智庫,是全國第一家以“意識形态”冠名的省級專業研究機構和智庫。研究院堅持開放辦院,立足湖北、面向全國,聚焦意識形态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加強理論研究的同時,為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智力支持。支部成員唐忠義任研究院院長,支部成員劉勇、王曉曦任研究院副院長,多名教師承擔了相關工作。
近年來,支部依托湖北意識形态建設研究院産生了一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完成省部級課題 15 項,向上級部門提交決策咨詢和輿情分析報告 100 餘份,70餘份被中央部委、省委及相關部門采納。研究院主辦全國性意識形态專題會議10餘場,為省市宣傳戰線作意識形态理論與實踐的專題培訓 20 餘次,參與常态化省級意識形态安全研判和省級社科領域意識形态聯席會議,及時交流信息、提出對策建議,為推進湖北意識形态工作作出重要貢獻。

加強黨建聯建的“力度”,共建大型黨建研學基地
支部堅持黨建引領,與保康縣堯治河村積極開展聯學聯建,用“紅色”點亮鄉村振興。支部成員曆時三年多的精心研究、策劃、設計和建設的大型黨建研學基地項目《複興之路》,用微縮景觀把百年黨史融入堯治河的山水美景之中,以活靈活現的藝術手法展現百年黨史中的重大事件、重點人物、重要地點,傳承黨的百年紅色精神,為堯治河鄉村振興建設增添了一道靓麗的“紅色”風景線。
《複興之路》項目作為“文化旅遊+黨建、文化旅遊+研學”的标志性工程,充分利用了堯治河的自然資源禀賦,根據地勢和景色特點布置實物場景,内容貫穿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全過程,體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史脈絡,傳導了邊走、邊看、邊學黨史的價值理念,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研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為省委省政府推進流域綜合治理行動落實見效貢獻了獨到的智慧和方案。

加強實踐育人的“廣度”,推動社會大思政課走深走實
支部善用社會大課堂,不斷推動“大思政課”走深走實。積極參與湖北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與河南省人民醫院、武漢革命博物館、武漢龍源報刊革命博物館共建大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獲湖北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教學展示一等獎,成功打造“沁湖思政說”“紅巷裡的思政課”等網絡思政教育品牌。
支部堅持用好紅色資源,開展紅色實踐育人,努力把有意義的思政課講得更有意思,提高育人實效。支部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把思政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街道社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博物館、紀念館等地,開啟“行走的思政課”教學不斷取得新成效。支部成員帶領學生邁出學校、融入生活、走向基層,發揮所學所長,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長見識、增本領、出智慧、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