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黃俊成) 10月18日,在《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課堂上,李琨老師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依據,帶領同學們深入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相關知識。
李琨老師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條件--形成過程--核心觀點--曆史地位為邏輯展開本課。她分别從上世紀9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内外面臨的艱難環境、中國共産黨人為什麼必須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對新時期改革開放和黨的建設有何意義等多個方面進行講述,并在講課過程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組建“詞雲圖”提問、進行延展式互動。在随後的“學生講思政課”環節,第二小組成員周子俊代表本組同學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進程與重要性”為主題回顧了中國15年入世的艱難談判過程。課堂展示之後,周子俊感歎道:“通過自己親手翻閱一手文獻,切切實實感受到當初我國入世的不易,由衷為中國入世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
課程最後,李琨老師從毛澤東同志提出“人民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到鄧小平同志提出“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再到江澤民同志提出“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顧了我們黨自始至終踐行愛人民、靠人民、為人民的發展理念。同學們深受啟發,紛紛表示要将黨為人服務的宗旨銘記于心,将更加努力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理想者、擔當者、奮鬥者的姿态,奮進新征程、诠釋新青春、創造新成績。
通過李琨老師的精彩課堂講授和小組“研學式”的課堂展示,同學們不僅學習了中國共産黨真正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而且引發了更深層次的感悟與思考,達到以史育人,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教學目的。